由于室外铁塔和天馈线地线”倒灌”引入的雷电流进入到室内的总地线排上面后就直接沿着开关电源的 D 电源避雷器地线流入了开关电源的正极,并打坏了开关电源整流模块和其它无线设备,而 C 级电源避雷器的通流容量比D 级电源避雷器容量大了整整一倍,且雷电流在 C 级电源避雷器处也是方向相反的雷电电流,因此根本就没有起到防雷的作用,因此尽管 C 级电源避雷器就没有任何的雷击的记录而开关电源却遭到雷电损坏也在情理之中了。
由于该机房地线系统没有把设备机壳保护地线、直流工作地、避雷器保护地以及天馈线走线架保护地等实行三种地线未分开布放,因此当雷电击中铁塔后,雷电流就直接可以沿地线系统直接”倒灌”到开关电源模块上面,而电源避雷器上就根本起不到泄放雷电的作用,因此 SPD电源避雷器的记录始终还为“0”次,开关电源监控模块的故障及历史记录事件清晰、无异常,系统参数设置也无异常事件和告警,而通信电源模块和相关通信设备则被雷击严重击坏,此外由于集装箱基站也全部都是全金属结构,且地线也全部都连接在一起,因此全金属结构的电位也很高,当空中打雷时会在该全金属集装箱式机房机壳上感应出很高的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维护人员就碰触全金属结构的集装箱式基站金属外壳时,电压就当然很高而不敢接近了。临汾防雷检测
由此可见,若不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去做,即使把通信设备安装到全金属结构的集装箱式机房内也会遭受严重的雷击故障,可见防雷措施的施工质量何等重要。
3.3 电力电缆违规架空引入
根据规范的相关要求,进入通信机房和基站的电力电缆要改为进局电力电缆,然而有些通信局站还是架空电力电缆引入,造成基站雷击的安全隐患,表 2 是某省移动公司在一年中被雷击基站的电力电缆的布放方式比较。
由此可见,基站的绝大部分雷电基本都是由架空电力电缆所引入。由于当电缆在进入机房之前埋地的话,电缆的金属护层是接地的,它有非常好的屏蔽作用;另外电缆的金属护层还可以在缆芯线上感应出与雷电流方向相反的感应纵电动势,大大抵消了电缆芯线上的雷电流,这是直埋电缆雷害少的根本原因,也是要求金属护层接地本质所在。
3.4 基站防直击雷与设备接地地线间距过短问题
基站铁塔遭直击雷概率高,为防止直击雷入地后反击到设备上,基站设备接地系统的地线入地点与直击雷地线入地点必须要保持一定间距,一般要求建议保持至少 3~5 m 间距以上。据某省移动公司在一年当中对遭雷击的移动基站统计,有很大比例站点(60% 以上)未满足这个要求。若这二种地线之间的间距太小时,就会有直击雷入地的雷电流就会反击到基站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设备外壳上面,从而击害通信设备和对人身造成伤害。在以往我们查勘遭受雷击的局站内,有的甚至将室内工作地和电源避雷器 SPD 的地线共点连接,危险性更大。山西避雷塔